常有人投稿被拒。被拒的原因有很多。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没有条理性”。近期EI论文网(eilunwen.com)咨询了一位审稿专家。下面,咱们一起来听听他咋说。
我经常作为EI会议论文的评审人进行评审,但经常会遇到一些论文逻辑不够严密的情况。大部分时候我会直接拒稿,以下是两个最常见的不足之处:
(1)未明确定义研究问题:一篇优秀的EI会议论文应该清晰地定义研究问题,并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
若论文未能清晰界定研究问题,或论述过程中频繁变换研究问题,会导致论文逻辑混乱,让评审人难以理解论文的主旨。
(2)论文结构应避免松散混乱:应当严谨地安排论文的结构,使得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如果论文的结构一团糟,例如引言部分没有为正文部分做好引导,或者正文和结论部分没有衔接,会使审稿人阅读感到困难,对论文的整体印象也会大打折扣。
若要加强EI会议论文的逻辑性,必须避免逻辑混乱,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必不可少:
(1)清晰定义研究问题及目标有助于提升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对研究问题及目标进行清晰地定义有助于提升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在引言环节,应明确指出你的研究问题或挑战,并详细介绍所采用的方法和目的。
(2)论文结构不能杂乱无章: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各部分内容应相互关联,以严谨有序的结构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果论文的结构混乱无序,例如引言部分未能为正文部分做好充分的引导,审稿人将难以阅读,并且对论文的整体评价也会降低。
(3)实验及分析欠妥:在EI会议论文中,实验和分析是核心重点,需充分验证研究问题。若实验设计不合理,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步骤不完整,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无法得出有效结论。
研究报告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其他研究报告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但没有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这将影响论文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论文的结论应当与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法相互关联。在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在解决方法中得到回应,而解决方法又为结论提供了证据和支撑。
结果部分应详述实验或分析得到的数据与观察结果,并给出明确结论。这些结果应该能够解答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并验证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向大家推荐我们的EI论文网(eilunwen.com)。在网站内,我们分享了很多写作经验、技巧,对发表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还整理了编辑和审稿人常见意见,以及一些论文模板,值得关注和学习。另外,我们还经常推荐高水平EI国际会议给大家。
最后,我代表EI论文网祝愿大家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生活中称心如意。